"我在旧书摊翻到个手抄本,里面记着个叫‘七夜怪谈’的游戏,要凑够六个人玩..."话没说完,群里已经炸出二十多条"搞起!"的回复。此刻我们蹲在空教室地板上,手机屏幕的冷光映着六张既兴奋又发怵的脸。
一、准备工作比游戏本身更刺激
老张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笔记本,纸页泛黄得像隔夜煎饼。我们头碰头研究游戏规则时,头顶的日光灯突然闪了两下,小美手里的奶茶差点泼在关键内容上。
1. 必要道具清单
- 红色灯笼(我们拆了美术室的皱纹纸现糊的)
- 六枚1990年前的老硬币(阿凯翻了他爷爷的存钱罐)
- 录音设备(手机就行,但要把屏幕亮度调到最低)
- 三支不同颜色的记号笔(防止中途没水)
2. 选址玄学
按照手抄本记载,场地要满足三个条件:
至少有二十年历史 | 我校老教学楼1946年建 |
存在未解之谜 | 三楼女厕永远关着的隔间 |
能看见月亮 | 我们特意挑了靠窗的教室 |
二、当电子钟显示23:59时
六盏手机同时进入倒计时,老张抖着手点亮灯笼的刹那,走廊传来"咔嗒"一声——像是有人按下了老式相机的快门。
第一个怪谈:镜中人
按照规则,我们要轮流对着走廊尽头的穿衣镜说三遍:"借个火"。轮到阿杰时,镜面突然蒙上雾气,他后颈的汗毛肉眼可见地竖了起来。"别停!"老张压低嗓子提醒。当最后一个字落下,镜中竟然真的亮起微弱的烛光。
第四个怪谈:楼梯间的脚步声
凌晨两点,我们按规则坐在楼梯拐角闭眼静听。本该寂静的教学楼里,渐渐响起高跟鞋的"笃笃"声从下往上,又从上往下,最后停在我耳边。这时小美突然抓住我的胳膊:"你闻到茉莉花香了吗?"——但我们都知道这栋楼里根本没有绿植。
三、破解谜题的关键三要素
当游戏进行到第五个怪谈时,我们发现手抄本里夹着张泛黄的便签,上面用红笔潦草地写着:
- 永远保持至少两人同行
- 遇到选择题就选最不合常理的答案
- 所有文字记录都要倒着读一遍
第六个怪谈的生死时速
我们在生物实验室发现本1998年的值班日志,按规则要在一炷香时间内还原当年的事故真相。阿凯突然指着墙上的元素周期表:"快看!所有金属元素的原子量连起来是组坐标!"我们狂奔到操场东北角时,香灰正好落在最后一点火星上。
四、当晨光刺破黑暗时
六个人瘫坐在升旗台旁边,看着彼此沾满灰尘的脸突然爆发出大笑。老张从兜里掏出六个锈迹斑斑的铜牌——正是游戏手册里提到的"守夜人徽章"。食堂飘来煎饼果子的香气,教学楼的玻璃窗映着朝阳闪着细碎金光,仿佛昨夜种种不过是我们共同的幻觉。
教学楼的铁门在身后"吱呀"合上时,我摸到口袋里多了张字条,上面用熟悉的笔迹写着:"明晚十点,带上前三关的线索物品"。转头看向同伴们,发现每个人都在摸自己的口袋...